@witchinblood

Kris Zou

❤️ Likes
show all
WhaleDickRider’s Profile Photo witchinblood’s Profile Photo askflamingo’s Profile Photo

What others replied to:

嗨親!若要從以下選一個思想,你會偏好相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?

show all (23)

這題放了一段時間,身為中文系看到這問題實在很想寫個三千字感想(住手),只是我在思考怎麼回答比較好。
.
在討論這個問題以前可能要先弄清楚一件事:最初荀子提性惡,以及孟子在講性善的時候,並不是把世界上的人性都設想成非黑即白,不是性惡就是性善。NO,完全不是。
.
介義的部分篇幅勢必長,雖然這很重要,但避免妨礙閱讀,我額外節錄在這串網址: https://goo.gl/YuJgzy
.
好了,兩個人的想法都講完了。
再來就是我自己的看法,我認為這兩者並沒有衝突,說得都是現實中會發生的狀況,但也因為是早期的思想理論,不可否認,說得也都挺片面的。
.
因此,我既不會也不想只選其中一種去相信。
.
我相不相信人生來就有善心?
我相信,至少我在面臨一些良心掙扎的時刻,最後還是會選擇做個善良的人。而多數人在向我求救的當下,若狀況緊急,我第一時間不會懷疑太多,往往會選擇同理與協助。
.
我相不相信人生來就有著好吃懶做、冥頑不靈的一面?
我也相信,因為我也是那種會想著「如果不上班就有錢匯進我戶頭有多好」的傢伙,或者遇到討厭的人得罪我,我也會很想打他幾拳。
.
那我到底算是好人還是壞人?
我是性善還是性惡呢?
.
世界上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,若P則Q的。人性這種東西之所以有意思,就是因為當你嘗試不去脈絡地解讀時,會看到很多灰色地帶,以及非空集合與空集合的部分。
.
去思考這一切的成因,不用是非對錯的角度,而僅僅是嘗試同理對方為何這麼做,久而久之對於許多現象就能當成是「客觀存在的事實」接受了,反而不會想要特別介義怎樣才是正確、怎樣才是好的。
.
和我同天生日的黑格爾說過,凡存在即真理。
既然是真理,那就沒有被驗證的必要,他就是靜靜地一直存在於那邊供人凝望與理解,而且推不翻。
.
但是,性善與性惡說算是真理嗎?
有非得選擇其一作為信仰的價值嗎?
.
這兩者中,無論哪一種論點,我們都能在社會上找到對應的例子;但我們也知道,人不會只分壞人或好人,這兩種說法或許能說明部分情況,卻無法對應到每一種情形。
.
我最喜歡的思想史老師吳臻在上課時,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:「任何思想都有其侷限性。」我也認同這個論點,每個時代的思想家提出的理論,勢必有瑕疵。
.
既然知道那是有侷限性與瑕疵的東西,我就不會拿他來限制自己。那只會把自己關進死胡同,而真正嚮往自由的人,從來不做拿別人理路套到自己身上的蠢事。
.
以先秦諸子來說,算是很傑出的理論,但哪個我都不是那麼喜歡。要說原因的話,我感覺性善說有點像是「你明明認真做就可以做到!為什麼不努力!」這種,活像求好心切的家長在逼晚輩當乖小孩的經典發言。一旦小孩偏離他的期望,就要怪天怪地怪老北怪社會,認為都是被別人帶壞。
.
講一句很惡質的話好不好?
我有好的本質又怎樣?我為什麼非得順你的意思做好人?尤其當你的『好』是把人架空到一個道德的制高點,做不到就要被斥責亡失本心、捨棄了仁義這條路,那多累啊?
.
而性惡說,又疑似把人當成畜生般沒有良知與智識的存在,再用自以為正確的規範套版到所有人身上,要求所有人配合。兩者的侷限與框架都很明顯,甚至根本就卡在同樣的點上,這是我不喜歡也不會選擇其一奉為圭臬的主因。
.
比起孟荀,我更喜歡莊子。
如果你有空的話,或許可以看看莊子的著述喔。那種寬闊無垠的浩瀚感,在我看來才是更貼近真理的存在,也是目前我選擇相信的一條路。

View more

Language: English